模拟题目: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 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,到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美好愿景,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。然而,在现实中,一些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废气、偷猎珍稀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,为守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 请结合材料内容,以“天人和谐促绿色发展,法律责任担时代使命”为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,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。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 天人和谐促绿色发展,法律责任担时代使命 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”大自然以鬼斧神工勾勒出世间美景,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。在追求发展的漫漫长路中,天人和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不二法门,而法律责任则是承载这一伟大使命的坚固基石,唯有两者相辅相成,才能绘就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画卷。 天人和谐,奏响绿色发展的旋律 天人和谐,是对自然规律的尊崇,是在发展中寻求与自然的平衡共生。塞罕坝机械林场,曾是一片黄沙漫天的荒原,经过三代建设者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,在荒地上植树造林,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。他们遵循树木生长规律,科学规划种植区域与树种搭配,最终让塞罕坝重新披上绿装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,不仅有效阻挡了风沙南侵,还改善了区域气候,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所。塞罕坝的成功,是天人和谐理念的生动实践,它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,大自然会回馈我们丰富的生态红利,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,奏响绿色发展的美妙旋律。 法律责任,筑牢绿色发展的堤坝 法律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底线,是守护绿色发展的有力武器。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,法律责任的落实显得尤为关键。曾经,长江流域由于长期过度捕捞,渔业资源濒临枯竭。国家及时出台“长江十年禁渔”政策,以法律形式明确禁止非法捕捞行为,并加大执法力度。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巡逻、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等方式,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。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过度捕捞现象,让长江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。如今,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的数量逐渐回升,生态环境逐步改善。法律责任就像一道坚固的堤坝,阻挡了破坏环境行为的肆虐,保障了绿色发展的有序推进,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 协同共进,谱写时代使命的华章 天人和谐与法律责任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促进、协同共进的关系。一方面,天人和谐的理念为法律制定提供价值导向,促使法律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;另一方面,法律责任的严格落实,又为天人和谐的实现保驾护航。在城市建设中,一些地方遵循天人和谐的理念,将绿色空间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,打造城市公园、湿地保护区等生态景观。同时,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确保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。这种协同共进的模式,让我们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,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,共同谱写担当时代使命的壮丽华章。 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让我们秉持天人和谐的理念,勇担法律责任,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,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奋勇前行。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